幼儿活动欲望的强弱、兴趣的高低、活动持续时间的长短、能否进行独立的思维和想象、有无探索和创新,这都与操作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幼儿数学操作活动的质量受诸多因素制约,其中操作材料的作用不容低估,这是因为活动效果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幼儿主动性发挥的程度。所以在幼儿数学活动材料的设计、提供上我们做了以下的一些尝试:
材料的设计要适应幼儿的“兴趣中心”。
幼儿的活动主要不是服从目标,而是服从兴趣和自身的需要。也就是说,幼儿的学习活动主要是由兴趣和需要维持的。“离幼儿最近的才是幼儿最感兴趣的。”幼儿数学操作材料的选择、设计与幼儿密切联系,要贴近幼儿认识水平的活动内容,适应幼儿的“兴趣中心”,幼儿看到的、用到的、能理解的都可成为我们操作活动的材料。
受环境和电视的影响,幼儿往往对某动画片或图书中的主人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,在较常的时间内保持着持久不衰的兴奋中心,我会利用“时尚物”作为材料设计的题材,对幼儿参与活动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“喜羊羊卖汉堡包”这一区角材料就是利用了动画片《喜羊羊与灰太郎》中的人物形象,诱发幼儿参与学习和操作材料。结果,材料使用了12周,孩子的兴趣仍然不减。
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,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。
在数学区域游戏中,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,幼儿在与操作材料的接触中了解各种材料的特征,形成数、形、时空等概念,拓展了已有经验,萌发了幼儿智慧。 如:为了帮助幼儿复习相邻数,我设计了游戏“找朋友”,幼儿在找找、摆摆、讲讲、议议中轻松地掌握了相邻数的规律。在“钓鱼”游戏中,我提供标有数字的小鱼和鱼缸,引导幼儿将钓起的鱼放入比鱼身上的数字大一或小一的鱼缸内。复习数的分合时,我设计了“青蛙跳跳盒”、“图形棋”等有趣的游戏。
在区域活动中设计、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材料,为幼儿对新事物的尝试和探索提供了施展的天地,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,引发了他们独立思考,自己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游戏材料,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发展需要。
在数学区投放材料时,应考虑材料与活动目标的关系、材料与幼儿需求的关系,做到有的放矢。教师要从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,适合幼儿的“最近发展区”出发,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设计具有不同功能、不同难度的操作活动材料,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,按不同的要求、不同的发展速度选择材料,以适应不同能力层面幼儿的发展需要,教师也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。
感谢 郭老师 分享投稿,本文标题为 “幼儿园数学区域材料投放指导” ,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;